從小開始預防失智症──十二項失智症風險因子

刺胳針醫學期刊( The Lancet )在2020年父親節刊登了關於失智症可預防風險因子的重要文章。十二項風險因子依可介入年齡排序(括號內是改善該因子可減少失智症的百分比率):改善十二項風險因子共能 減少 40% 失智症負擔 。 早年(45歲前):缺乏教育(7.1%) 中年(45至65歲):失聰(8.2%) 、腦創傷(3.4%)、高血壓(1.9%)、飲酒過量(0.8%)、肥胖(0.7%) 老年(65歲以上):吸菸(5.2%)、憂鬱(3.9%)、社交孤立(3.5%) 、不運動(1.6%)、糖尿病(1.1%)、空汙(2.3%) 依照風險因子的 全球 盛行率排序 :空汙(75.0%)、缺乏教育(40.0%)、失聰(31.7%)、吸菸(27.4%)、不運動(17.7%)、憂鬱(13.2%)、腦創傷(12.1%)、飲酒過量(11.8%)、社交孤立(11.0%)、高血壓(8.9%)、糖尿病(6.4%)、肥胖(3.4%)。 各國國情不同,例如台灣的失聰和吸菸盛行率比上述數據低,但糖尿病盛行率是全球盛行率的兩倍。看到空污盛行率如此之高,竟也是失智症的風險因子,諸君看了不覺得不寒而慄嗎? 教育 二十歲前接受的教育能增加人的「智能存款」(cognitive reserve)。成年後工作和生活愈具挑戰性,愈能維持智能存款,閱讀、旅行、演奏樂器創作藝術甚至賭博打麻將都可以維持智能存款。 退休年齡愈晚愈能預防失智 。 失聰 給予助聽器或其他聽力輔助。減少職業噪音傷害。 腦創傷 腦創傷大多來自交通事故。增進交通安全能減少失智症發生。 高血壓 四十歲以上成人維持 收縮壓小於130毫米汞柱 可預防失智。 飲酒過量 周飲酒量大於21單位 會增加罹患失智症風險。酒精10毫升為1單位,大約是一罐啤酒或25毫升威士忌的酒精含量。 肥胖 身體質量指數 (BMI)超過30 每公斤/平方米會增加晚年失智的風險。 吸菸 吸菸者就算老來才戒菸(60歲以上)也能減少罹患失智症風險,但當然愈早戒菸愈好。 二手菸也會增加失智風險 。我國家庭二手菸暴露率為27.1%,愛自己愛家人請及早戒菸。 憂鬱 憂鬱與失智之間關係複雜,憂鬱本身是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因子,但也可能是失智症本身的症狀之一。晚年的憂鬱具較高失智症風險,而抗憂鬱劑是否能預防失智尚無定論。 社交孤立 婚姻會增加已婚者的社交行為,而鰥寡或單身者長期而言失...